《我不是笨小孩》是央视最近出品的一部纪录片,值得所有父母细品,也希望学校,社会可以更加关注这些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给他们多一点耐心和鼓励。

|“一年级的小孩都是考双百双百双百,全班一个下90分的都没有,我儿子考了65分。”


|“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刚过两个月,相比同龄孩子,我家孩子就落后得比较明显。”


|“在班里,我女儿最好的成绩是考过一次倒数第三名,一般时候都是倒数第一、第二。”

 

以上是三位家长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描述。

 

光看这三句话,很多人可能就已经做出了初步判断,这三个孩子不是太笨了,就是太懒了,没把学习当回事儿。

  

然而事实上,这三个孩子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而且他们的智商没有任何问题,有的孩子还非常聪明。  

 

那么,这些孩子学习差的原因是……  

原来这是三个特殊的孩子,导致他们陷入学习困境的“幕后黑手”是阅读障碍。 

对于许多中国家长和老师而言,阅读障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公众对此知之甚少。

 

但是保守估计,在国内的适龄儿童中,大约5%-8%的孩子有阅读障碍的困难 ......

如同抑郁症、自闭症一样,儿童阅读障碍症和多动症同样渴望得到正视。

 

终于,在央视首播的《我不是笨小孩》将目光聚焦这一群体,通过对三个阅读障碍儿童家庭长达三年的系统追踪跟拍,真实展现了三个孩子父母的行动以及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生动阐释了“爱和接纳是最好的解药”。

 

ONE 校校

 

 第一个孩子叫做校校 

 

在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姥姥眼中,校校是一个聪明伶俐、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的孩子,是全家的开心果。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在他小学一年级时,成绩竟然一直在及格线上挣扎。

 

妈妈吐槽道:“全班一个下90分的都没有,一年级的小朋友您想想,全都是双百双百双百,我儿子考了65分……”

 

上课时,校校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稍微不注意他就开始走神,把玩手上的东西。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带校校去医院检查,校校被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俗称的“多动症”。

 

测试结果显示,校校的智力水平良好。但在学习方面,妈妈始终焦头烂额,尤其在语文上,写字困难,整个上午写作文都写不出20个字。

后来经医生推荐了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的研究团队,经过了一段时间矫正和父母家人的不懈努力,校校学习上有些许起步。

 

在妈妈组织的社会活动上,也让更多家长和孩子了解了校校的情况,让更多人发现校校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而非局限于学习上,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TWO 群晓

 第二个孩子叫做群晓 

 

群晓是一个极度自律,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的孩子。


因为写作业比其他孩子慢,群晓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业上;因为第二天有考试,群晓前一天晚上会复习到凌晨11点。


尽管如此,他的语文成绩还是惨得可怜。

父母发现群晓学不会认字,是在他刚上小学的时候,非常简单的汉字,就算教他一百遍,他也很快就会忘记。

 

群晓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努力,得不到相应的成绩回报,这让有点好胜心的群晓无法接受,每天都烦躁悲观。


更让群晓父母担心的是,群晓成为周围人眼中的笨小孩,同学们因此而嘲笑他,甚至有小孩子当着父母的面欺负他。

 

群晓当时的班主任提醒群晓的父母,说孩子可能存在阅读障碍。虽然很惊讶,但群晓父母还是带着孩子找到了北师大脑科重点实验室来求助。

 

父母为了孩子的成长,毅然决然分隔两地,妈妈放弃了原先的工作,去往山西晋中为儿子陪读,也在学校中找了份工作;爸爸留在北京工作,照顾女儿。

 

尽管如此,意外还是发生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合适学校由于投资方的撤资,孩子们面临失学。

 

这一家又陷入了迷茫,经过再三考虑,群晓决心跟随以前的校长老师四处游学,只不过这次是他一个人的征途。十一岁的群晓自己一人往返于开封和北京,我相信,他的未来无限光明。

 

 

THREE 若汐

 第三个孩子叫做若汐 

 

若汐是本来是一个人见人爱,跟谁都谈得来的孩子,偏偏她对学习没有一点儿感觉。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若汐每天都认真地写作业,常常写到晚上九点多,但老师给出的评分一直在30分-50分徘徊。

 

在班级上,若汐最好的成绩有过倒数第三名,一般时候都是倒数第一、第二。

 

无论若汐怎么努力,她语文考试的成绩都没有超过60分。语文能够及格,是若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尽管她只是一名小学生。

 

面对镜头,若汐妈妈十分无奈:“你说她是不是笨呢?因为真的很费劲。”


垫底的学习成绩,渐渐地若汐受到了同学们的非议,以及老师的不理解、威胁。


有一次语文小测验,若汐考了38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如果下次再考这么差,直接把你开除得了。”

 

从那个时候起,若汐对学校、对上学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

 

后来几经辗转求助,父母终于知道了若汐学习差的根源在于阅读障碍。父母陪她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发展课外兴趣,希望她在学习之余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

 

懂事的若汐面对镜头说“学习可能需要自己熬过去,可能别人看不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行了。反正很煎熬也很难受,但是再煎熬难受那也得受着呀。”

 

阅读障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阅读障碍是指在智力无缺损的状况下,对于阅读和书写文字具有困难的症状。在阅读方面,如增字、减字、跳字、听写成绩差、阅读速度慢,书面表达困难等。

 

阅读障碍儿童看到一个字,但识别字的系统不能快速识别到,所以校校阅读的时候就会跳字漏字,甚至跳行漏行,或者把相邻两个字词的顺序弄混。

 

性格活泼的若汐说一件事情绘声绘色的,就是写不出来。

 

在识字方面,如增减笔画造成错别字、易混淆形似或读音相近的字、颠倒汉字部件等。哪怕是抄写字帖,群晓写出来的字也经常不该出头的出头,该出头的不出头。

 

在行为方面,还有动作协调能力欠佳、精细化动作发展缓慢等问题。

 

阅读障碍导致的结果,还远远不止这些。


尽管阅读障碍儿童在学习阅读的早期,并不存在动机问题,即他们也非常想努力学好语文。


但是由于持续不断的挫败感以及周围人的不理解与批评,很可能会导致孩子最终的学习动机低下——与其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不如变成自己不愿学习,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保护。

 

多动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或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症, 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疾病。

 

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 但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没有办法。

校校在课堂上坐不住,手头上的东西随时就变成了玩具。

 

班主任谈起校校在班里的表现:“徐楷轶表现的纪律方面不是很好。老师讲着课呢,如果一不关注他,一不留神他就开始走神了,沉浸在他那个世界里边你再把他叫出来,他特别地不开心。”

 

若汐常常坐在书桌前玩了一个小时仍然无法动笔,父母以为她在故意拖延时间,然而只是她的多动症使她无法集中于一件事上,她就会东张西望,无法停止手上的动作。

 

父母无法理解时,就会以为孩子是故意的,不断的批评教育,使得这些孩子病了仍然无法被理解,还要受到责难,形成恶性循环,渐渐失去了自信心。

 

单纯的药物并不能完全根除孩子的问题,相应的心理治疗是必要的。通过治疗帮助孩子解决不善于结交朋友的问题、缺乏自信心的问题,还可以加强孩子的组织能力。由于多动症往往会影响到整个家庭,所以最好让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一起配合治疗。

 

爱和接纳是缓解教育焦虑最好的药

 

被看见、被理解、被接纳,是阅读障碍和多动症儿童成长的第一步。


接纳孩子的不同,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面对孩子生理上的“与众不同”,三个家庭的父母都勇于接纳事实,向科学寻求答案。

 

经历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日子,校校妈妈表示自己“已经接受了”,“他的反抗精神,在成长期可能会比较痛苦,自己跟周围家长都会比较痛苦,但是没关系,因为他成人了以后,这种反抗精神能让他活成自己,而不是生活的奴隶。”

 

群晓妈妈反复地告诉儿子:“你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爸爸妈妈不是因为你努力才爱你,不是因为你强过谁谁谁才爱你,我们一直都很爱你。”

 

拍摄的三年间,若汐的语文成绩从不及格到60分,终于在一次期末考试考到了78.5分!若汐开心地跟爸爸妈妈炫耀,兴奋的妈妈特地买了一张空白奖状,郑重其事地写上女儿的名字,然后盖章、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