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梗概  

《小丑》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社会底层人物的受难史、挣扎史。主角亚瑟·弗莱克是一个和母亲住在老旧公寓里,需要靠社会福利组织帮助,不断服用精神疾病药物的小丑。悲惨的童年、人们的凌辱与嘲笑、朋友的背叛等等,给了他一重又一重打击。在地铁上开枪杀人后,他的世界,就此走向崩塌。

 

初识亚瑟

亚瑟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母子两人住在老公寓里,过着清贫的生活。长大后,亚瑟成为一个“小丑”演员。母亲将亚瑟称为“高兴”,让他要笑着面对一切,即使不开心也要笑,要给别人带来欢乐。影片中也可看到,亚瑟多次用手指拉着嘴角,做出笑的表情。这种“笑”是强迫性自我的体现,即使不开心,也要微笑。

由此,亚瑟在紧张或受到刺激时会不受控地狂笑不止,也就不难解释了。“狂笑症”是表情倒错的体现。表情倒错是指情感体验与表情之间不协调不配合或相反。例如,外表上狂笑,内心却无快乐的体验,甚至感到悲伤。这种情感障碍多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在社区心理诊所,心理医生有对亚瑟进行一定的辅导,他同时在服用7种不同的药物。

 

科普:精神分裂症

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严重的思维与知觉的歪曲、情感平淡、行为怪异以及社会退缩为显著特征的功能衰退性的精神病性障碍。应注意,精神分裂症不是人格分裂。要区分出二者的最好办法是记住精神分裂症是与现实的分离或分裂。

02

主要临床表现:

①患者与外界环境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行为脱离现实,特别是这些反常表现缺乏应有的心理背景。 

②出现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性障碍。

③某一个别病理心理本身的互相矛盾和互不统一。

④在没有外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自我意识障碍,自我的统一和完整性受到破坏。

03

诱发因素包括:

①生物因素,即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脑结构异常与神经发育异常等;

②心理应激,即家庭关系、早期的心理创伤、心理诱因和生活事件等;

③社会标签(即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是受诊断本身的影响而形成的。社会会给那些不能遵循社会规范或违反行为习俗的人扣上“精神病”的标记。一旦这个标记加在某人头上。不管恰当与否,其就会变成自我实践的预言,进而促使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出现与发展。)

 

 

从亚瑟到“小丑”

在心理动力论中,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与超我的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在地铁上,亚瑟看到三个男人在欺负一个女人。收到女孩的求助信号后,亚瑟因为紧张不受控地狂笑,随之而来的是三个男人对他的殴打侮辱。忍无可忍的亚瑟开枪射杀了三人。这时,亚瑟感受到了气愤憋屈而杀人的快感,甚至跳起了舞。以往亚瑟受到欺辱一直默默忍受、甚至还笑。在此前遭小混混殴打、被同事陷害等一连串打击下,亚瑟这次一反常态,释放出了自己的潜意识,将其提到意识层面,也从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变成遵循享乐原则、遵循冲动和本能、不受约束的“本我”的转换。至此,亚瑟心里的“小丑”开始苏醒。

在医院的电视上,亚瑟看到自己因紧张而狂笑的脱口秀表演视频被他最爱的主持人富兰克林用来嘲笑取乐。这让亚瑟意识到,现在伤害自己的是人对攻击与伤害行为的麻木和习以为常。他的反抗也由此有了目标。

亚瑟前往医院查看母亲的病史档案,发现母亲果然有妄想症,他是被领养的。并且母亲小时候还虐待自己,逼着自己笑。心理防御机制是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其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御机制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战胜挫折;而其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亚瑟其实使用了“反向形成”防御,电影中他幼年时期被虐待的记忆,好像都被遗忘了。但这种忘记是一种强行的压抑,关于这部分记忆仍潜移默化地影响亚瑟的言行与情绪,由此也不难解释为何亚瑟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当看到母亲的病史档案,以往压抑的记忆被唤起,亚瑟崩溃了。

在多重致命打击下,他的精神支柱全部倒塌,陷入了巨大的绝望、痛苦。最终,亚瑟心里的“小丑”被彻底释放。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用最极端的方式与原生家庭分离,成为更真实的成年人——小丑。

随后亚瑟杀死了举报自己、喜欢嘲笑他人缺陷的同事蓝道,前去参加富兰克林的直播节目。在节目前,他将自己改名为“小丑”。面对伤害与压力,他不会再不受控地狂笑,“本我”已经觉醒的他,甚至轻松地跳起了舞。在节目中,他坦白了自己在地铁上枪杀三人的事实,和富兰克林产生了激烈的争执,愤怒地说出:“如果是我死在路边,你们连看都不会看!”随后,他开枪杀死了富兰克林,进行了彻底的反抗。这一刻,他的反抗不仅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社会底层群体。

 

戴着小丑面具的暴徒开车截停了押送亚瑟的警车,亚瑟以血画出夸张的嘴角,在警车上起舞,预示其本我的释放与反抗的成功。四周汇聚了带着小丑面具的暴乱的人群,他们到处打砸抢烧。这是一种“去个性化”的体现,即在群体的、匿名的情境下,人们对自身的行为与感受失去责任感,导致一些行为的解放,自由地释放攻击等冲动。人们将亚瑟捧在中心,反抗着社会的黑暗与压迫,整座城市好像都陷入了暴乱之中……

 

亚瑟是悲惨的。从小到大,他受到的欺辱并不少,几乎没有有人真正尊重他、爱他、让他感到快乐。即使是不快乐的时候,他也要按妈妈说的那样微笑。最后他只能通过成年的自己,通过“小丑”这一角色来反抗、释放出真正的自我,来完成“我是谁”这一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