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梗概

《天下无贼》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的充满人性思考的电影,故事围绕着一个叫傻根的民工的6万块钱存款而展开。

 

从乡下来的傻根心思淳朴,打心底里相信“天下无贼”,他认为人都是善良的,对外界是没有任何防备。作为孤儿的他,从小被邻里抚养照顾长大,生长的地方连狼都是温顺亲和的、从不伤人。傻根一直以来接触到的都是单纯的善意,因此他对人性有着无上的信任,他总是不求得失、尽全力助人,同时也相信别人会这般待他。

 

傻根的“傻”世间罕见,很快他便被两伙贼团盯上了:一伙是一对扒窃恋人——男贼王薄和女贼王丽,一伙是一群以黎叔为头目扒窃团伙。这两伙贼团有组织有纪律,经验丰富,技术高超,都对傻根的钱势在必得,很快就为此展开了博弈。

01

一开始,扒窃恋人王薄和王丽想欺骗傻根偷取金钱,但傻根的淳朴却打动了怀孕后内心柔软的王丽,她一心回头向善,想通过帮助傻根给肚子里的孩子积德,因此下定决心去保护傻根和他包里的财物;而王薄则认为当过贼就是见不得光,做什么都无法摆脱曾经的龌龊,他看了太多的恶,也做了太多的恶,觉得傻根是在装傻充愣,可他在后来也被傻根的单纯与真诚所打动,在对傻根的试探中逐渐接受了他,最终同王丽一起承担起了保护傻根工钱的责任。

 

黎叔的偷窃团体也想偷傻根的钱,但却被王薄、王丽二人阻挠,双方团伙斗智斗勇,一偷一护,精彩十分,甚至还有便衣警察在其中周旋,用掉包纸币的方式保护傻根的钱,而老实人傻根却对这些都一无所知,兀自活在自己“天下无贼”的纯善的世界里,他的天下全是好人。

故事的最终,王薄为保护傻根的钱被李叔用铁钩杀害,黎叔则众叛亲离,仓皇逃跑,王丽怀着身孕逃出后隐居生下小孩,后又将孩子寄托给了藏民,让孩子在纯洁、善良、淳朴的环境中成长。

02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这部电影:心中无贼,即是“天下无贼”。

 

我们能看到角色们对世界、对人性的认识和选择各有不同。傻根认为的世界是美好和谐、没有坏人的,每个人都对世界抱有最大的善意;其他人则认为生活的环境中处处是贼,或警惕非常,或居心不轨。

 

为什么在同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下,不同人对社会的认知会如此迥异?

 

这就要提到社会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理论:

“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

从最开始对新冠疫情的猝不及防,到全民抗疫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再到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以己度人。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投射效应”使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来知觉他人,而不是按照被观察者的真实情况进行知觉。但如果总是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我们便无法真正了解别人,也无法真正了解自己。

 

其实,真正的“天下无贼”,是对美好和谐生活的一种向往。傻根大智若愚,认为自己身处“天下无贼”的美好时代,而其他人则对“天下有贼”深信不疑,甚至还有人认为“遍地是贼”。

 

我们都希望世界是美好的,所有的人都很善良,没有违法乱纪者,但在认知上,我们应当将主观的期许与客观的现实区分开,傻根“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如果少了其他人的庇护,他便很难在“有贼”的“天下”生存自保,他还需要成长。相对地讲,“遍地是贼”的说法也太过偏激,对社会的过度防范和对人心的过度不信任会使人失去信任和爱人的能力,令他人失望,以至于终日内心痛苦、成为社会边缘人物。

投射效应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当心理投射的结果与现实差距过大时,这种投射产生的消极作用我们就应当去努力克服,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

 

“天下无贼”终究不是现实,从傻根的角度来看,他的认知未免有些天真,傻根孤儿的身份和生活的环境给予他这一份单纯,以为世间所有事物都是美好的,这份单纯正是他的魅力和可贵所在,像一弯清泉划过泥潭,松弛了人们紧绷的神经。

 

傻根的信仰是对别人善良是没有错的,人与人之间不必设防。王薄却说,傻根必须学会成长,因为傻根傻,所以他才吃亏。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